回顧矯正署成立這2年來,分別提出「熱力100 矯正新象」及「百年加一 再創佳績」的創新作為,在所有矯正同仁共同努力推動之下,締造許多獄政史上的嶄新紀錄,可說是繳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為迎接102年的到來,展現矯正新契機,讓社會有感,除賡續秉持「提升矯正專業效能,展現人權公義新象」之核心目標推動各項矯正業務,更檢討過去之施政作為加以修正,做為新年度之施政重點項目,期以具體的方向推展矯正業務,相信,在部長的全力支持下,來年一定可以拿出更亮麗的績效。有關102年度規劃之矯正業務精進措施如下:
一、結合在地企業,提供就業媒合
落實執行本方案之規劃,使各矯正機關結合企業廠商、更生保護會及就業服務機關入監提供即將出監收容人就業諮詢、媒合服務與技職訓練之機會,協助收容人,建立其自我信心,於出監前妥善做好職涯規劃,並藉由社會多面向資源的幫助,使收容人就業無縫接軌,讓政府資源、企業人力需求及收容人復歸等三方面達到整體結合的最大綜效。
二、強化受訓機制,提升在職同仁專業
為落實考試院「考訓用三合一」之政策,本署自101年起四等監所管理員班實施「不占缺」受訓,希冀藉由此制度達到訓練之最佳成效。另102年起,本署修正四等管理員分發要點,期許落實不占缺外,使本署受訓及分發之制度更為周延及公平。
此外,為使矯正機關各業務科之間能了解彼此之業務與需求,進而促進橫向聯繫,加強溝通協調功能,102年開辦跨領域學習之「矯正科長研習班」,預計辦理4梯次,每梯次60至80人,預期能使非屬單一業務科之跨領域業務更順利地推展。
三、建置戒護安全相關行政函釋資料庫
由於目前法令規定及行政規則可於全國法規資料庫及法務部內部網站法規資料庫查詢系統中查詢,惟前揭系統中,戒護安全相關行政函釋僅建置至94年底止,為提供本署同仁及所屬機關業務承辦人員充足資訊,擬全面蒐集戒護安全相關行政函釋,並建置於本署內部網站,供相關業務承辦人員查閱與檢索。
四、編製傳統工藝成果專輯
各矯正機關自94年起積極開辦如傳統傢俱、花燈製作、交趾陶、漆藝、磚雕、美濃油紙傘、貝殼砂畫、竹編、石雕、藺草編製、手工編籃、原住民手工藝品、藍染等各式傳統工藝技藝訓練班,以延續瀕臨失傳之傳統工藝,在每年舉辦全國性之矯正機關教化藝文作業技訓展示活動,以及各機關參與地方性展示活動中,深獲社會各界民眾好評,102年將規劃製作矯正機關傳統工藝成果專輯,使矯正機關近年來賦予傳統工藝新風貌之豐碩成果,得以生動、活潑、易懂之方式完整展現,使社會大眾瞭解收容人教化成果。
五、舉辦「藝起合唱、迎向未來」收容人合唱比賽
藉由合唱競賽,透過對指定曲目〈明天會更好〉以及自選曲目之詮釋,激發收容人之創意與才藝,展現對生命教育之體認與自我反思之體悟。比賽先分為北、中、南、東四區舉辦區內初賽,由各區選出前2名之合唱團體參加區間決賽,並於決賽時選出前3名與最佳團體精神獎、最佳創意演出獎、最佳美術造型設計獎、最佳指揮獎及最佳伴奏獎等獎項予以獎勵,以激勵收容人積極進取之人生觀與正向思維。
六、舉辦全國矯正機關收容人藝文公演
為具體彰顯近年來矯正機關深耕藝文教育之成果,以激發社會更廣泛之共鳴與回響,爰規劃於102年暑假期間,假國父紀念館演藝廳舉辦兩場次之收容人藝文公演,以具體作為向社會大眾展現本署創新突破、求新求變的施政理念,同時也讓收容人透過藝文之陶冶與激勵,強化日後復歸社會的信念。
七、設置矯正機關傳統工藝展示中心
各矯正機關自95年起遵行「深耕自營作業政策」以來,積極開發新式自營產品及運用各式行銷手法,使每年自營作業收入成長屢創新高,102年除將持續運用各項多元化行銷管道外,並積極尋覓適當地點,規劃設置矯正機關傳統工藝展示(售)中心,藉以拓展矯正機關自營作業營運網絡,並連帶提升其營運績效。
八、修復嘉義舊監獄,籌設獄政博物館
由法務部經管之「國定古蹟-嘉義舊監獄」修復工程業已竣工,目前刻正積極籌辦先期規劃,並結合在地文史工作者,廣泛蒐集獄政文物,營造兼具法治教育、歷史文化與觀光休閒之多功能博物館,俾早日開放營運,展現特殊風貌。
九、推動矯正機關擴、遷、整建十年計畫
改善監所設施計畫整體規劃方向,以十年為期,審酌區域收容需求、收容類別、土地取得難易程度、民意反映及財務計畫可行性等因素,依「優先」、「次要」及「配合重要政策」三階段推動,針對優先辦理個案,積極督促各該機關擬具中長程個案計畫報奉行政院核定,配合期程進度納編年度預算經費,俾據執行。目前辦理及規劃中個案計畫有臺中女子監獄擴建房舍計畫、臺北監獄新(擴)建計畫及宜蘭監獄擴建計畫等,後續持續推動彰化看守所、臺北看守所、新竹監所、桃園監獄遷建計畫及臺北第二監獄新建計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