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4年薦任升等試矯正類科犯罪學解題

 

一、「嚇阻理論」(deterrence theory)之主要內涵為何?試申述之。(25 分)

【擬答】有關本題之問題,茲分項說明如下:

()嚇阻理論(Deterrence) :

  1.代表人物:包括加拿大犯罪學家費塔(Fattah E. A.)、美國經濟學家埃利希(Ehrlich

    I.)、政治學家威爾遜(Wilson J. Q.)、社會學家馬丁森(Martinson R.)、范登哈格(Van

    Den Haag E.)及赫希(Andrew Von Hirsch)等人,兩極化刑事政策、三振法案即為此

    思潮下產物。

  2.理論主張:重申刑罰嚴厲性能有效遏止犯罪,認為採取威嚇性刑罰比教誨、矯正性刑罰

    來得有效,可說是古典學派威嚇及報應理念的復活,促使刑事政策採取更強硬的對策。

()嚇阻的形式 :

  1.一般威嚇(General deterrence):

   (1)一般威嚇指對犯罪者的懲罰效果將會影響其他非犯罪人成為犯罪人。即一般威嚇的功

      效就在於使一般民眾能瞭解犯罪行為將被處罰,進而影響潛在犯罪人想要選擇犯罪行

      為的決定。

   (2)學者Van Den Haag主張,目前刑法及刑事司法體系的目標即在於建立一個威嚇體系,

      以防制犯罪的發生。例如警方針對特定區域與犯行,進行大規模的掃蕩行動。

  2.特別威嚇(Special Deterrence):

   (1)特別威嚇指對犯罪人的懲罰會讓犯罪人害怕,進而影響其將來從事犯罪行為的決意。

   (2)學者James Q. Wilson主張,特別威嚇阻的功效,對於那些屢次再犯者,有助於減

      少其犯罪的發生,因為對這些以犯罪為職業者,寬鬆的刑罰或矯治措施往往缺乏效果,

      因此只有長期的予以監禁、隔離,才能減少其危害。

()嚇阻理論思想內容

  1.要求恢復死刑:認為對刑罰恐懼可遏止犯罪,尤其是死刑;對犯罪率持續增長,此派學

    者倡議恢復死刑。埃利希(Ehrlich I.)於1975年提出《死刑威懾效果:一個生與死的

    問題》論文,指出美國19331969年間,每執行一次死刑可威嚇78次殺人犯罪。

  2.主張大量使用監禁:

  (1)多數犯罪是由少數人犯下,如慢性犯罪人(Chronic Offender)。

  (2)長期監禁將可減少犯罪。

  (3)犯罪者被監禁並不會有人取代其犯行。

  (4)被釋放的罪犯不會以更大的犯罪來彌補其損失的時間。

  3.否定矯正效果:該派認為傳統矯正措施所採取的矯正、改造或醫學治療模式,經研究顯

    示對犯罪預防無效,頂多只有被選擇性宣傳的孤立個案而已。

  4.認為應報符合正義:范登哈格(Van Den Haag E.)於《懲罰犯罪人:關於一個非常古老何痛苦的問題》一書中,認為應報是正義的必要成分且具有正當性,對犯罪者及一般人有威嚇效果;懲罰在本質上不可缺少,且可實現法律威嚇。

  以上是對本題之說明。【擬答字數:901

 

二、試述受刑人衍生暴行主要之「地緣環境」與「個人因素」?並舉例說明之。(25分)

【擬答】有關本題之問題,茲分項說明如下:

 ()受刑人衍生暴行之相關因素

  依美國監獄學者Bowker研究,監獄會發生暴行,有以下5大因素:

  1.管教人員不適當的管理監督。

  2.建築結構設計無法抑制人犯暴行。

  3.容易獲得致命武器。

  4.將有暴力傾向人犯與弱勢人犯收容在一起。

  5.舍房過分擁擠,氣氛緊張。

()受刑人衍生暴行因素舉例說明:

  1.文化因素:日本矯正機構監獄暴行率低,與其文化強調嚴格服從性有關。

  2.組織結構因素:監所格局會影響監獄暴行之發生,如建築設施不良,暴行頻率將偏高,

    缺乏防衛空間之監所,亦可能提升暴行機會。

  3.情境因素:如偶發性衝突、口角、他人煽惑、挑撥、刺激等。

  4.個人因素:暴行與年齡、罪質、態度與外界關係相關,如年輕暴力犯、被害妄想及精神

    疾病者,有較高暴行;許多收容人認為暴行可容忍,並在監所以此行為模式生活。

  5.機構管理因素:如管教不公、徇私,將暴力傾向收容人與易受攻擊者混合監禁、戒

    護安全鬆散等,極易提升暴行發生率。

  6.地緣與環境因素:收容人來自不同地域,可能為爭奪地盤或特殊利益發生鬥毆,如幫派

   角頭在監內因利益分贓發生暴行。

以上是對本題之說明。【擬答字數:461

 

三、請說明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1999)提出毒品戒癮治療13 項原則之主要內涵為何?(25分)

【擬答】有關本題之問題,茲分項說明如下:

()概說:美國的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NIDA)1999年便依據其長達數十年的藥癮治療研究

          計畫中,彙整出13項戒癮治療的主要原則,用以說明如何達成「有效」的目標,而除藥物協助以外,認知行為療法皆符合其中絕大多數的要件/精神。

()毒品戒癮治療13 項原則:

  1.沒有一個治療模式適用於所有毒品上癮者。

  2.治療必須是能容易取得的、容易應用在生活上的。

  3.有效治療必須關照毒品上癮者的多重需求,而非僅於藥物協助。

  4.個別治療計畫必須因應毒品上癮者的需求,同時不斷進行評估改變。

  5.治療必須穩定持續一段時期(三到六個月)

  6.對戒癮而言,諮商、行為療法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因素。

  7.對毒品上癮者來說,在諮商.行為療法之外,藥物的協助亦十分重要。

  8.毒品上癮者共存有其他心理疾病時,應同時評估、處理。

  9.生理解癮只是戒癮的起步,對長期的戒癮歷程來說功效不大。

 10.非自願的毒品上癮者依然可以有治療效果。

 11.治療期間必須監控有無再度使用毒品。

 12.治療必須包括其他傳染病的檢查,並協助毒品上癮者預防疾病的擴散。

 13.戒癮是需要長期且多種治療來協助介入的歷程。

以上是對本題之說明。【擬答字數:471

 

四、請援引社會結構、社會過程及社會衝突之犯罪理論,說明暴力犯罪之成因及其解決

    對策。(25分)

【擬答】有關本題之相關問題,茲分項說明如下:

()社會結構學派:

  1.暴力犯罪成因:居於市中心附近貧民區青少年,因身分背景與上層社會子弟相差懸殊,    達成人生目標的 手段與方法受阻,感受不斷的挫折壓力,遂採取暴力行為來謀取金錢或財富,相關理論如緊張或暴力次文化理論屬之。

  2.解決對策:應改善社區經濟條件,提供下階層青少年教育與職業之協助,結合社區資源,

輔導街頭青少年從事良好正向的社交活動。

()社會過程學派

  1.暴力犯罪成因:

(1)犯罪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與天性,若再加上外在教養失衡,則各種犯罪行為,如暴力行為亦可能發生。

(2)青少年如未能與家庭、學校及社區建立良好依附、致力、參與及信念等社會鍵(Social Bonds),則青少年逸脫常軌從事犯罪行為,包含暴力犯罪的機會將大增。

(3)個體社會化過程中,因與家庭、學校疏離,接觸不良同儕,學習到以暴力與攻擊行為解決問題,加上家人與老師負面標籤,使其陷於暴力文化不易重返。 

  2.解決對策:創造機會以強化個體與家庭、學校等社會鍵,要求個體的重要親人與老師,

減少對少年不必要的負面標籤與羞辱,使有自新機會。

()社會衝突學派

  1.暴力犯罪成因:

由於資本階級與無產階級間利益的相衝突,資本主義者為維護自身利益,而犯罪化異己,

視無產階級者的行為為犯罪行為。

諸如示威遊行,靜坐抗議、丟雞蛋、砸物品等均為暴力犯罪。

  2.解決對策:應改變社會體制,推翻資本主義,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以減少暴力犯罪。

    而和平建構學派則主張應以協調、尊重及和諧方式解決雙方衝突,創造祥和安全的社會。

以上是對本題之說明。【擬答字數:63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逸飛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