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研究發現

(一)全世界從2003年到2012年的10年期間,毒品盛行率僅些微上升,並沒有明顯的變化。2012年全球毒品盛行率約為5.2%,台灣約為1.29%。

(二)台灣各類毒品的盛行率,除搖頭丸以外,其盛行率均低於全球平均盛行率;而安非他命的盛行率雖低於全球盛行率,但相較於其他毒品的盛行率則有偏高的傾向。

(三)在大麻、化學合成毒品、天然鴉片與古柯鹼中,台灣的毒品盛行率遠低於已開發先進國家,而與亞洲鄰近國家香港和南韓接近。值得注意的是安非他命與搖頭丸,其盛行率與許多已開發先進國家相近,且在亞洲均高過於香港、南韓和印尼。

(四)台灣藥物濫用的整體盛行率為1.29%,即在台灣約有30萬的藥物濫用潛在人口數,藥物濫用主要的年齡層為18~24歲和35~44歲。18~24歲年齡層主要施用愷他命,35~44歲年齡層主要施用安非他命。

(五)台灣近10年內,濫用藥物排名,都是以安非他命為第一名,愷他命的排名在98年及103年兩次調查的排名,均已躍升第二名,且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

(六)毒品的濫用問題,從國小即已存在,從國中、高中職開始迅速蔓延進入校園,高中職人數約為國中人數的2倍,大專院校可能存在大量的毒品黑數。

二、政策建議

(一)台灣的毒品盛行率與國際間相較之下,台灣的毒品盛行率低於平均值(全球盛行率5.2%,台灣1.29%)。在一級毒品方面,雖然有較穩定的控制,但在安非他命與搖頭丸兩項毒品上稍顯嚴重,高過於許多已開發國家與亞洲鄰近國家;更重要的是,愷他命毒品濫用的盛行率急遽升高,且集中在年輕族群,政府應針對目前上開三類正在台灣流行的主流毒品,加強防治措施。

(二)毒品的濫用問題,從國小即已存在,而從國中、高中職開始迅速蔓延進入校園,反毒教育必須從小扎根,亦即從國小做起,而反毒教育資源的投入,則應集中在國中、高中職階段,且應將愷他命毒品作為校園毒品預防教育的重點,以有效逷阻毒品的蔓延。

(三)大專院校可能存在大量毒品犯罪黑數,事實上存在的數量與比例多高?有多少黑數未被發覺?為何不容易發覺?是否與大學自治,校園管制力量薄弱有關?該如何有效因應等問題?政府機關應加強實證調查研究,以發現問題,謀求有效的解決對策。

(四)在全球人口移動和互動日趨頻繁的社會物理條件發展下,如何透過供給與需求面的掌控,防止毒品氾濫,是一項重要的課題。台灣將來應再加強長期性與系統性的國際毒品盛行率追蹤與統計比較調查研究,以作為毒品監控的政策規劃與執行依據。

資料來源:法務通訊_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犯罪防治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 吳永達 替代役 周柏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逸飛老師 的頭像
    陳逸飛老師

    陳逸飛老師警察監所學堂部落格

    陳逸飛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