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黃徵男、賴擁連,21世紀監獄學─理論、實務與對策,臺北,一品,2015年,頁627-633。
一、法規修改與制訂
(一)修正羈押法:
釋字第653、654、720號對羈押法違憲之解釋,開始一連串監所人權改革運動。加上兩公約對矯正機關收容人權利保障要求,促使法務部針對《羈押法》進行大規模修正。目前《羈押法修正草案》業經行政院審查通過,並已於101年5月送立法院審議。
(二)修正監獄行刑法:
釋字第677、681與691號對監獄受刑人權利做出保障的解釋,使法務部通盤檢討《監獄行刑法》。將申訴規定設立專章明確規範,給予法院審查機制,以完善受刑人權益保障,該法仍在法務部研修中。
(三)修正外役監相關條例:
103年修正《外役監條例》與《外役監受刑人遴選實施辦法》條,放寬遴選資格以增加外役監收容人數,並增加外役監四至二級受刑人縮刑日數,充分發揮外役監中間處遇功能。
二、強化戒護安全
(一)建置收容人影像辨識系統:
開發「矯正機關收容人影像辨識身分比對系統」,100年底於各矯正機關啟用,辦理收容人影像與國民身份證相片比對,有效減少冒名頂替入監服刑之情事。
(二)持續實施戒護區突擊檢查:
為督導戒護勤務,減少人犯不法或違規,矯正署督導考核小組每年不定期實施戒護區突擊檢查;然104年2月高雄監獄挾持典獄長與戒護科長事件,突顯突擊檢查勤務應進一步檢討。
三、教化與藝文活動
(一)深化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啟發收容人非常重要,近年來法務部與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合作,藉「心六倫」巡迴演講,生命教育種子師資培訓班等,以達收容人心靈淨化之目的。
(二)強化家庭支持方案:
家庭可舒緩收容人監禁情緒、降低戒護事故;協助收容人與家庭修復關係,亦屬修復式正義之一環。近年來,矯正機關透過開放參訪、懇親與接見活動,有效穩定監所囚情、協助修復家庭關係。
(三)推動人文藝術活動:
定期舉辦收容人藝文競賽活動,使收容人得藉由文學抒發情感與陶冶性情,並結合社會資源,舉辦讀書會與文學團輔課程,使收容人在監獲得更多圖書資源,培養其文學興趣。
(四)辦理全國藝文公演:
為潛移默化收容人心性,積極推動藝文活動公演,如彰化監獄「矯正文化藝術列車」至各矯正機關巡迴表演,宣揚收容人藝文成果並激勵收容人改悔向上。
四、技訓與就業活動
(一)推動職訓與就業媒合:
矯正署自101年底推動「脫胎˙築夢-收容人多元就業媒合方」,要求機關辦理各項技能訓練班提升技能,主動接洽廠商赴機關開辦「就業博覽會」,提供就業管道,創造犯罪軌跡「轉捩點」。
(二)強化傳統技藝訓練:要求矯正機關尋覓傳統工藝師傅,開班傳授面臨失傳
工藝或技術,使收容人學習一技之長,也可傳承失傳工藝,協助收容人自力更生、順利復歸社會,如北監的漆器工廠即屬之。
(三)推動日間外出技訓:
近年來要求各矯正機關洽請鄰近公司行號,提供收容人日間外出機會;並擇定桃園、臺中與高雄女監擴大辦理。另洽請各地職訓中心,利用日間外出協助收容人技職訓練,以落實更生就業目標。
(四)建立矯正機關自營商城:
96年推展「一監一特色」,要求各監結合傳統產業及失傳工藝,發展特色自營作業。近年更推動「矯正機關自營商城」、「一監所多特色」,使傳統產業獲傳承,收容獲得一技之長與收入。
五、便民與為民服務
(一)改善接見設施環境:
頒訂「法務部矯正署所屬各機關接見室改善方案」,含單一窗口、降低接見櫃臺高度、配置等待號碼機、梯次顯示器與語音系統、開放預約接見,設置行政革新信箱及申訴專線,有效便民服務。
(二)引進多元預約接見:
除推行現場預約接見,開辦電話與網路預約服務,並擴及遠距接見,減少排隊人龍。最近也導入語音辨識技術與提供24小時全天候預約服務,提升服務品質,增進便民措施。
(三)編製便民問答手冊:
為使民眾瞭解矯正機關各項業務執行方式,編訂矯正機關常見收;問題Q&A,除公布於矯正署全球資訊網外,也要求各矯正機關編印成冊,置於各機關接見服務處,供民眾參閱。
六、提升醫療品質
(一)收容人納入全民健保:民國
102年實施二代健保,收容人為徒刑或保安處分2個月以上者,均為納保對象,符合人數逾6萬人;各矯正機關亦與90多所醫事服務機構合作,於機關內外提供門診醫療服務,充分保障就醫權益。
(二)汰舊換新醫療設備:
收容人納入全民健保增加戒護外醫人力負擔。為減少外醫人次數,要求各機關汰舊換新醫療設備,使能對人犯病情做初步診斷、篩選與治療,以減少戒護外醫機會與次數。
七、國際合作與交流
(一)推動兩岸矯正交流:
《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後,矯正署派遣「矯正業務參訪團」赴大陸,擴大兩岸矯正交流。並每年辦理「海峽兩岸收容人書畫及工藝聯展」暨「兩岸及香港矯正實務研討會」。
(二)辦理矯正國際交流:
矯正國際交流乃獄政趨勢,可提升矯正工作能見度、學習他國經驗、改善矯正效能。近年來矯正署戮力從事國際交流工作,邀它國矯正工作者與學者蒞矯正署座談,也派團出國考察,成果豐碩。
八、自新擴建矯正機關
(一)擴建臺中女子、臺北與宜蘭監獄:
改善監所十年計畫預計擴、新與遷建9矯正機關,增加10,127床位。臺中女監已於103年竣工,增加482床位;臺北監獄預計105年竣工,增加1,155床位;宜蘭監獄工程仍在繼續中。
(二)接收國防部大甲與八德軍事監獄:新
軍事審判法實施後軍監裁撤,國防部將臺南六甲軍監及桃園八德看守所移撥矯正署,前者成為臺南第二監獄收容可1,100人,後者為八德外役監收容500名,均於104年7月16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