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向改變上帝黑名單的犯罪學大師致敬】系列

 

知名學者: 亞伯特K•科恩

 

生於: 1918年6月15日

 

卒於: 2014年11月25日

 

代表理論:犯罪次文化理論

 

亞伯特K•科恩(Albert K. Cohen)是美國著名的犯罪學家。於1955年提出犯罪次文化理論,主要在解釋下階層青少年在官方犯罪統計所佔的龐大比例;認為下階層青少年的犯罪,其實是對中產階級文化價值觀的反動。由於社會使下階層青少年無法以合法手段達成目標,使其感受文化衝突產生的「身分挫折」,感同身受的青少年遂聚集形成與社會主流文化(dominant culture)對立的犯罪次文化,藉以相互慰藉,並進而合理化其犯罪。科恩的犯罪次文化理論係結合墨頓(Merton)的緊張理論(Strain Theory)以及蘇哲蘭(Sutherland)的不同接觸理論(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而形成。

 

犯罪次文化理論與古典緊張理論之差異比較:

 

【犯罪次文化理論】

 

代表學者:亞伯特K•科恩

 

理論年代:1955年

 

犯罪目的:下階層青少年犯罪行為並不具功利性,目的在追求眼前享樂、破壞及團體中的地位與歸屬感。

 

價值觀念:下階層青少年犯罪者,拒斥中產階級價值,並在挫折中自創價值體系。

 

行為選擇:下階層青少年犯罪行為受制於團體其他成員,因為不從眾行動,即無法獲得所屬團體的肯定。

 

 

 

古典緊張理論

 

代表學者:羅伯特•金•墨爾頓

 

理論年代:1938年

 

犯罪目的:大多數犯罪人屬以非法手段達成文化目標之標新型,目的在追求名或利,具有濃烈的功利色彩

 

價值觀念:下階層青少年多數不排斥中產階級價值體系,只有少數適應類型如退縮型或叛逆型者屬例外。

 

行為選擇:下階層青少年的犯罪行為,係出自於個人對社會矛盾現象的反應,與歸屬團體較無關聯性。

 

 

 

緊張理論的延伸:科恩是墨頓以外最典型的緊張理論犯罪學家,他認為下階層青少年所以犯罪,其實是對中產階層文化和價值觀的反抗。

犯罪次文化特徵:

(1)非理性(Non-utilitarian)

(2)負面性(Negativistic)

(3)破壞性(Malicious)

(4)多樣性(Versatility)

(5)即時性(Short-run Hedonism)

(6)集體性(Group Autonomy)

 

 

下階層青少年犯罪的特徵:

(1)下階層青少年參與社會競爭條件較差,從父母師長獲得的協助與激勵較少,因而產生較多的挫敗。

(2)社會化過程常遭遇阻礙困難,引發身分地位的挫折,為其最大困擾,因而產生不適應的問題,並開始對權威有敵對態度。

(3)短視只求當下短暫享樂,無長期計劃或遠程目標,其反社會行為型態非專業而常改變,並尋求同輩定義的成功目標,希望在同輩團體獲得威望。

(4)對於所屬小團體講究自治盡忠、團結互助,對別的團體則表現漠視或敵對,行為舉止常是非功利、有惡意及反抗性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逸飛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