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知名學者:歐瑞斯‧特沃森‧伯格斯(Ernest Watson Burgess)


生於: 1886年5月16日


卒於:1966年12月27日


代表理論:芝加哥社會學派



伯格斯於1886年5月16日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蒂爾伯里。他的父親是公理會的一名牧師。伯格斯參加了俄克拉荷馬州的翠鳥學院並獲得了他的學士學位。第二年,伯格斯作為社會學系的研究生進入芝加哥大學。他在1913年獲得了博士學位。 


伯格斯參與了許多其他獨特的組織,從贊助到擔任主席。其中包括美國法律研究所,文森特阿斯特基金會,芝加哥人口普查諮詢委員會,芝加哥城市聯盟,芝加哥地區項目,芝加哥犯罪委員會,十五委員會,道格拉斯史密斯基金會,伊利諾伊州假釋公民委員會,伊利諾伊州犯罪學院,國家娛樂委員會,國際犯罪學大會和城市俱樂部。伯格斯1916年至1921年擔任芝加哥大學助理教授,1921年至1927年任加哥大學副教授,1927年任加哥大學教授。


社會學的芝加哥學派在20世紀初興起,主要由芝加哥大學的派克(Robert Ezra Park)、伯格斯(Ernest Burgess)及其他城市社會學家所建立,其思想深受Durkheim無規範理論與Darwin進化論適者生存觀的影響。


芝加哥學派採取生態學的觀點研究城市,並認為大部份的貧窮居民都在社會結構和家庭、學校等地方感到挫敗。這造成社會解組,削弱了家庭與學校等社會組織控制行為的力量,創造了犯罪與偏差行為的環境誘因。


Park, Burgess & McKenzie (1925) 發表他們的都市生態學專書,基於對芝加哥的觀察,指出五種經常在城市發展中出現的同心圓區域(The Concentric Zone),其中最易發生社會問題的為「間隙區」(interstitial areas)。



伯格斯(Ernest Burgess)與派克(Robert Park)的同心圓理論:

 環境生態學觀點:Burgess等從事生態學(Ecology)研究,提出人類生態學理論(theory of human ecology),認為社區有其生態平衡與共生關係(symbiosis),透過環境學、生態學觀點分析犯罪;強調人與社區環境的相關性及對環境的反應,認為平衡生態中若有新物種侵入(invasion),可能進而產生統治(dominance)甚至接替(succession)其他生物現象,據此探討少數族群聚集、空間形態、社會階層及特定區域的分佈關係。

 

同心圓理論內涵:兩位學者以芝加哥市為研究主題,將之分為數個不同地區(zone),結果發現城市不僅在邊界擴大,更有依同心圓模式從中心放射發展的趨勢,發展中充滿侵入、統治和接替等過程。而社會解組程度高、規範體系發生衝突的地帶,有較高犯罪率,並以此模型建立同心圓地帶理論(The Concentric Zone Theory of Urban Development)來探討犯罪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逸飛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