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知名學者:加布里埃爾‧塔德 (Gabriel De Tardel)

生於:1843年3月12日

卒於:1904年5月13日

代表理論:模仿(仿同)理論

 

加布里埃爾‧塔德 (Gabriel De Tardel)是法國社會學家也是犯罪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他認為社會學基於個體間的小心理互動,基本的力量是模仿和創新。塔德於1843年出生於法國的多爾多涅省的薩爾拉,他在圖盧茲和巴黎學習法律;從1869年到1894年他在多爾多涅省擔任地方法官和調查法官。在19世紀80年代,他與新成立的犯罪人類學的代表通信,最著名的是意大利人Enrico Ferri和Cesare Lombroso以及法國精神病學家Alexandre Lacassagne。在法國精神病學家Alexandre Lacassagne之後塔德成為犯罪學“法國學派”的主要代表;1900年他被任命為法蘭西學院現代哲學教授,因此他是塗爾幹社會學最傑出的當代批評家。

 《工作》

加布里埃爾‧塔德 (Gabriel De Tardel)發起的概念包括群體思維(有時用於解釋所謂的群體行為或群體心理學)和經濟心理學,他預測了許多現代發展,塔德是常批評埃米爾•迪爾凱姆在方法論和理論層面的工作。然而,塗爾幹的社會學掩蓋了塔德的見解,直到美國學者,如:芝加哥學派才開始接受他的理論,他們才成名。

 

《犯罪學》

塔德在擔任公共服務法官期間,對犯罪學和犯罪行為的心理基礎感興趣。他批判了Cesare Lombroso開發的那種天生罪犯的概念;塔德的犯罪學研究成為他後來社會學的基礎;塔德還強調了犯罪分子返回犯罪現場並重複犯罪的傾向,他認為這是更廣泛的重複強迫過程的一部分。塔德認為模仿,有意識和無意識,作為一種基本的人際關係特徵,兒子模仿父親作為原始情境,依靠威望;塔德強調了社會創造性範例的重要性,認為天才是創造自己後代的能力。 塔德在1890年所著「模仿法則」(The Law of Imitation)一書中提出模仿理論(Theory of Imitation),此為其對哲學、社會學及犯罪學最重要的貢獻;此理論加上他對Lombroso學說傑出的批評,使塔德在19世紀歐洲的犯罪學界獲得極高榮譽。塔德基於擔任刑事審判法官的觀察,曾針對犯罪問題對Lombroso的理論提出一系列批判;他認為模仿是解釋社會現象的基本機制,犯罪與其他行為一樣,都是逐漸學習、訓練、模仿的過程,可能是對已有的犯罪有意識的模仿,或已經有的犯罪方式對人們產生無意識暗示的結果。塔德否定生物特徵會決定犯罪,也否定犯罪人是野蠻人、精神病人、退化者或癲癇病人。

 

《著作》

塔德還寫了一部名為“地下人”( Fragment d'histoire future ,1896) 的科幻小說。 該劇情是一部關於被新冰河時代摧毀的地球的後世界末日故事,人類必須在地下重建一個新的文明,選擇是為他們在音樂和藝術上的烏托邦奠定基礎。 

 

《影響》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建立在塔德關於人群理論研究的模仿和建議的基礎之上,埃弗雷特‧羅傑斯在1962年出版的“擴散創新”一書中進一步推動了塔德的“模仿法則”。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到今天塔德的工作一直在經歷復興在Gilles Deleuze的學生Eric Alliez 的指導下,由Institut Synthelabo重新發表他的論文“Monadologie et Sociologie”,塔德的作品被重新發現為後現代法國理論的先驅,尤其受到社會哲學家的影響,Gilles Deleuze和FélixGuattari。

在差異與重複中,德勒茲的里程碑式書籍影響了他向一個更具社會意識的哲學品牌的過渡以及他與瓜塔里的寫作夥伴關係,德勒茲實際上重新圍繞他的哲學取向圍繞塔德的論點重複有用而不是反過來。此外,在塔德重新發行作品之後,法國社會學家Bruno Latour將Tarde稱為演員網絡理論的可能前身,部分原因在於Tarde對塗爾幹社會概念的批評。Routledge在2010年出版了一本由Matei Candea編輯的“加里列爾•塔德之後的社會:辯論與評估”一書,它提供了一系列成熟的批評,最近對塔德的複興以及建議學者使用塔德思想的模型。這本書包括哲學上反映拉圖爾人的貢獻(包括拉圖爾本人的貢獻)以及德勒茲對塔德的方法,並且還強調了塔德在當代社會學方法中被改編的一些新方法,特別是在民族志,以及在線社區的研究。此外,在2010年Bruno Latour和Vincent Antonin Lepinay發表了一本名為“激情興趣的科學:塔德經濟人類學概論”的短篇小說,其中展示了塔德的作品如何對經濟學學科和經濟學的基礎提出強有力的批判與方法。塔德的工作進一步影響了情感哲學,例如,2012年Tony D Sampson的書“病毒性:網絡時代的傳染理論”使用塔德啟發的模仿論文來描述情感,感受和影響在數字網絡上“意外”傳播的傾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逸飛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