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部矯正署所屬矯正機關菸害防制實施計畫
壹、計畫緣起
鑑於法務部矯正署(以下簡稱本署)所屬矯正機關收容人吸菸比率甚高,嚴重戕害健康並衍生戒護管理與風紀問題,為落實矯正機關菸害防制工作,積極協助與鼓勵收容人戒菸,特訂定本計畫。
貳、計畫目標
為將矯正機關營造為適合戒菸之環境,提供多元的戒菸協助,提高收容人戒菸動機與意願,以提升戒菸成功率,本計畫針對以下三項目標,研擬具體策略,並據以落實執行:
一、保障不吸菸者或罹病者之健康權
二、積極協助有戒菸意願者戒菸
三、加強吸菸管理,並定期辦理菸害防制及戒菸教育宣導
參、實施策略
┌─────┬───────┬──────────────┐ │目 標│策 略 方 向│實 施 要 領│ ├─────┼───────┼──────────────┤ │一、保障不│(一)落實吸菸│1.新收收容人由新收舍房主管調│ │ 吸菸者│ 習性調查│ 查吸菸習性,作為辦理配房、│ │ 或罹病│ ,據以配│ 配業之參考。 │ │ 者之健│ 房、配業│2.收容人配房或配業,應儘量將│ │ 康權 │ │ 不吸菸者、有戒菸意願者、無│ │ │ │ 戒菸意願者分別收容管理。 │ │ │ │3.辦理新收講習時,加強宣導戒│ │ │ │ 菸獎勵方式,提升收容人戒菸│ │ │ │ 動機與拒菸意願。 │ │ │ │4.矯正機關印製之生活手冊中,│ │ │ │ 詳實載明戒菸獎勵方式,使收│ │ │ │ 容人確知不吸菸之獎勵方式,│ │ │ │ 提升戒菸動機與拒菸意願。 │ └─────┴───────┴──────────────┘ ┌─────┬───────┬──────────────┐ │目 標│策 略 方 向│實 施 要 領│ ├─────┼───────┼──────────────┤ │一、保障不│(二)區隔吸菸│1.不吸菸者集中管理,配房時與│ │ 吸菸者│ 與不吸菸│ 吸菸者區隔,並將不吸菸舍房│ │ 或罹病│ 者,建構│ 置於通風較佳處,避免二手菸│ │ 者之健│ 無菸場域│ 害。 │ │ 康權 │ │2.如礙於空間限制,可將不吸菸│ │ │ │ 者與有戒菸意願者配置同房,│ │ │ │ 由不吸菸者鼓勵有戒菸意願者│ │ │ │ ,期能增加戒菸成效。 │ │ │ │3.評估成立無菸工場之可行性,│ │ │ │ 俾便於管理,如礙於建築空間│ │ │ │ 問題或分類收容需求,則規劃│ │ │ │ 區隔不吸菸與吸菸者之座次,│ │ │ │ 不吸菸者之作業地點遠離吸菸│ │ │ │ 區。 │ │ │ │4.工場配置作業組別時,優先將│ │ │ │ 不吸菸者配屬同組,並安排不│ │ │ │ 吸菸組別遠離吸菸區,保障不│ │ │ │ 吸菸者遠離二手菸害。 │ │ │ │5.工場吸菸處所設於廁所或浴室│ │ │ │ 者,儘量規劃不吸菸者與吸菸│ │ │ │ 者分組、分時進入或另行闢建│ │ │ │ 吸菸室,避免不吸菸者受到二│ │ │ │ 手菸害。 │ │ │ │6.在場舍空間允許範圍內,適當│ │ │ │ 區隔吸菸與不吸菸者,避免不│ │ │ │ 吸菸者暴露在吸菸環境下,藉│ │ │ │ 以減少誘惑,並杜絕學習效應│ │ │ │ 之產生;此外,適當提供無菸│ │ │ │ 生活空間,使不吸菸者遠離二│ │ │ │ 手菸害。 │ │ ├───────┼──────────────┤ │ │(三)對於不吸│1.各矯正機關依個別情況,自行│ │ │ 菸者給予│ 訂定不吸菸獎勵措施,對於不│ │ │ 實質獎勵│ 吸菸者定期予以公開嘉勉表揚│ │ │ │ 、加分、頒發獎狀、增加接見│ │ │ │ 或增給電話接見等,藉由適當│ │ │ │ 且實質 │ └─────┴───────┴──────────────┘ ┌─────┬───────┬──────────────┐ │目 標│策 略 方 向│實 施 要 領│ ├─────┼───────┼──────────────┤ │一、保障不│(三)對於不吸│(續) │ │ 吸菸者│ 菸者給予│ 性之獎勵,肯定戒菸行為,強│ │ 或罹病│ 實質獎勵│ 化戒菸動機,以激勵收容人遠│ │ 者之健│ │ 離吸菸行為。 │ │ 康權 │ │2.對於戒菸成功者,予以公開表│ │ │ │ 揚,頒發戒菸成功證書,除增│ │ │ │ 進榮譽感外,更可激發他人之│ │ │ │ 戒菸動機。 │ │ ├───────┼──────────────┤ │ │(四)原無吸菸│依受刑人吸菸管理及戒菸獎勵辦│ │ │ 習慣卻吸│法第十四條,收容人原無吸菸習│ │ │ 菸,停止│慣,入矯正機關後吸菸或戒菸後│ │ │ 增給或核│再行吸菸者,停止增給教化成績│ │ │ 減分數 │分數三個月至六個月或核減其因│ │ │ │未吸菸或戒菸而增給之成績分數│ │ │ │。 │ │ ├───────┼──────────────┤ │ │(五)避免不吸│1.應避免不吸菸者假藉名義購菸│ │ │ 菸者受吸│ ,作為社交工具、私自轉售或│ │ │ 菸者強迫│ 換取物品,造成實務管理之困│ │ │ 、利用為│ 擾。 │ │ │ 人頭購菸│2.不吸菸者之保管金手摺加註印│ │ │ 或買菸私│ 記,載明為不吸菸,避免受吸│ │ │ 售,衍生│ 菸者強迫、利用為人頭開卡購│ │ │ 管理困擾│ 菸或買菸私售予其他收容人,│ │ │ │ 造成管理漏洞。 │ │ ├───────┼──────────────┤ │ │(六)為建構無│1.收容人收住病舍或於病房療養│ │ │ 菸之病舍│ 者,為維護其健康,暫停購菸│ │ │ 與病房環│ 或吸菸。 │ │ │ 境,維護│2.為維護罹患心血管疾病、呼吸│ │ │ 罹病者健│ 或循環系統相關疾病者之健康│ │ │ 康,限制│ ,服藥期間暫停購菸或吸菸。│ │ │ 購菸或吸│3.經醫師建議不得吸菸者,暫停│ │ │ 菸 │ 購菸或吸菸。 │ └─────┴───────┴──────────────┘ ┌─────┬───────┬──────────────┐ │目 標│策 略 方 向│實 施 要 領│ ├─────┼───────┼──────────────┤ │二、積極協│(一)協助進入│有戒菸意願者提出戒菸報告後,│ │ 助有戒│ 無菸場域│依收容人屬性分別配至不吸菸房│ │ 菸意願│ ,避免遭│、戒菸房或工場不吸菸區,採集│ │ 者戒菸│ 受影響 │中管理方式,避免受吸菸者影響│ │ │ │其戒菸意志;更可藉由不吸菸或│ │ │ │戒菸同儕間相互鼓勵,分享戒菸│ │ │ │歷程,一起戒除菸癮。 │ │ ├───────┼──────────────┤ │ │(二)辦理各項│1.為激勵收容人戒菸或拒菸,舉│ |